近來,他發現自己肛門處長了個「痘痘」,硬硬的,摸起來有點細微疼痛。一開始,易先生並沒太在意,按照對待「青春痘」的方法,將它擠破「放膿」。經過這樣的處理後,「痘痘」不但不見好轉,乃至開始變大、重復流膿。此時,易先生才警覺起來,急忙去醫院就診,在完善相關檢查後,被確診為肛瘺。

關於上述病例中的這種狀況,在肛腸科並不少見——患者經常將肛周的膿腫誤認為是「痘痘」、「火癤子」,有人挑選直接擠破,有人挑選抹藥消腫。這種過錯的處理方法,往往導致病情進展加重,延誤了醫治時機。今天,特邀天津開發聖愛醫院肛腸科主任劉鎖軍,為大家講解這一問題。
一、什麽是肛瘺
肛瘺,即肛門直腸瘺的簡稱,是指發生在肛門直腸周圍的膿腫潰破或切口引流的後遺病變。通常由內口、外口及竇道組成,是肛門周圍空隙感染的緩慢階段。典型癥狀有:膿性分泌物流出、瘙癢、脹痛、排便不暢、急性期發熱或緩慢期消瘦、貧血、體虛等癥狀。
二、肛門為什麽會「瘺」
1、肛周膿腫:肛周膿腫自行潰破或擠開引流後,處理不妥,慢慢形成了肛瘺。前文病例中的易先生就屬於這種狀況。
2、直腸肛門損害:當一些硬物卡在肛門口時,簡略對肛門黏膜和直腸黏膜形成損害。在排便時,糞便中的細菌侵略創傷,就會呈現炎癥和肛周感染,然後引起肛瘺。
3、肛裂重復感染:肛裂是肛管皮膚黏膜的裂口,導致局部抵抗力變差。這樣,很簡略被糞便中的細菌感染發炎,進而延伸到肛管安排,呈現重復發炎化膿。因而呈現肛裂時,主張及時醫治。
三、如何防備肛瘺
1、防治便秘和腹瀉。長期的不良排便狀況,會導致肛隱窩損害、感染,進一步開展,易導致肛瘺。
2、及時醫治肛裂、肛隱窩炎和肛乳頭炎等疾病,防止其開展成肛周膿腫和肛瘺。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守時排便,排便後堅持肛門清潔;往常多喝水,多運動,不久坐。
4、日常進行簡略的肛門自查——是否能摸到硬結?有沒有條形硬結?擠壓包塊是否有膿血、疼痛……
5、清淡飲食。少食油膩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多食果蔬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四、健康提示

肛瘺多由肛周膿腫不治或許處理不妥誘發。需要留意的是:肛瘺不能自愈,久拖不治可能會增加醫治難度和患者痛苦。當呈現肛周膿腫(有時僅表現為局部長所謂的「痘痘」)或許肛瘺的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聽取醫生的醫治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