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绿色兴起的进程中,通城县充分利用丰厚的道地药材资源优势,抢抓“健康我国”战略机遇,坚持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五药”偏重,着力打造全国中医药工业大县。

在湖北福人药业胶囊辅机房,一粒粒“金刚藤胶囊”在机器的运转下,正制造合成。作为福人药业的主导药品,据技术人员介绍,一粒金刚藤胶囊的制成,需通过切片、提取、浓缩、枯燥等8 道工序,出产一批次96万粒金刚藤胶囊,通过严格查验,最少需通过25天左右的出产周期。据了解,金刚藤胶囊广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约7000万,占福人药业公司药品总销售额的73%。

作为通城本地中医药龙头企业,福人药业紧紧围绕“健康工业”主线,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在妇科、心脑血管科、儿科等范畴取得多个产品专利。谈及未来,公司副总经理吴和鸣说,“福人药业将在中药提取和精制方面,持续引进智能化设备和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中药质量和效果。”

湖北瑶乡御草药业有限公司是我县一家集中药培养与研发于一体的现代新式农业工业化企业,走进该企业的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一股股药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连片的中草药生气勃勃,长势喜人。公司负责人李友利正带领作业人员在进行着白芨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作业。面临记者镜头,李友利介绍到,“公司依照‘五药’(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的展开理念,逐步探究出一条‘科技研发与育苗培养、生态维护与系列开发’的新路子。现在,公司培养运营态势杰出,吸引来很多院校和同行前来沟通指导。希望通过不断研发,培育培育品种,尽力打造中药材培养范畴内的‘湖北样板’。”
通城县土地肥美,合适中药材成长,素有“江南天然药库” 的美誉。在药材培养、加工、流通等范畴,积累了丰厚的经历,具有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和巨大的展开潜力。当下,通城中草药工业展开势头微弱,开端构成一二三工业交融展开的中医药工业链条。截至现在,全县共有中药材培养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28家,落实培养基地163个,培养面积展开至10万多亩,培养品种30余个,中医药全工业链产值过100亿元。福人药业、药姑山生物科技、隽水镇利和村千亩黄精培养基地、沙堆三氏百合培养合作社培养基地被评为“全国十大中药材培养基地”;“通城钩藤”“通城黄精”成功注册地舆标志证明商标、地舆标志产品,通城金刚藤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一批道地药材“1+10”优势品种,归入“一县一品”展开战略。